2015年全国旅游工作会议在南昌召开
近日,2015年全国旅游工作会议在南昌召开。会议站在全面深化改革关键之年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转承之年历史时点,对旅游工作作出全面分析和谋划,围绕“文明、有序、安全、便利、富民强国”5大目标,推出今后三年旅游业发展10大行动52项举措。会议提出,未来35年是中国旅游业的发展黄金期和转型攻坚期,全行业要不断增强产业自信、行业自信、事业自信,努力开辟新常态下中国旅游业发展的新天地。
会议回顾旅游业改革开放35年来的发展历程时指出,35年来,中国旅游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实现了从短缺型旅游发展中国家向初步小康型旅游大国的历史性跨越。旅游已经从少数人的奢侈品,发展成为大众化、经常性消费的生活方式;旅游业已经从外事接待型的事业,发展成为全民广泛参与就业、创业的民生产业;发展成为综合性的现代产业,对相关产业贡献大幅提升;旅游市场已从入境游为主,发展到入出境旅游并重,深度国际化大交流、旅游外交功能凸显的新阶段;旅游业发展由点到面、由局部到整体,形成了各地各部门全面推进的大格局。在旅游全行业的共同努力下,2014年旅游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旅游发展环境不断改善,旅游品牌开发持续推进,旅游管理和服务继续加强,旅游开放合作继续进行,旅游业实现平稳增长。预计国内旅游约36亿人次,增长10%;入境旅游1.28亿人次,下降1%;出境旅游首次突破1亿人次大关,达到1.09亿人次。全年旅游总收入约为3.25万亿元,增长11%。
会议在分析当前旅游业发展形势时指出,旅游业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正在成为新常态下新的经济增长点。与传统增长点及其他新增长点相比,旅游业是资源消耗低、环境友好型、生态共享型的新增长点;是消费潜力大、消费层次多、持续能力强的新增长点;是消费、投资、出口“三驾马车”功能的新增长点;是就业容量大、层次多样、类型丰富、方式灵活、前景广阔的新增长点;是带动全方位开放、推进国际化发展的新增长点;是增强国民幸福感、提升国民健康水平、促进社会和谐的新增长点;是优化区域布局、统筹城乡发展、促进新型城镇化的新增长点;是促进脱贫致富、实现共同小康的新增长点;是新的经济社会组织方式,是有助于提高全社会资源配置效率的新增长点。
会议提出,今后三年,中国旅游业发展要紧紧围绕“文明、有序、安全、便利、富民强国”5大目标,推出旅游10大行动,开展52项举措,推进旅游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加快旅游业现代化、信息化、国际化进程。10大行动包括:一、坚持问题导向,依法整治旅游市场秩序;二、坚决惩治旅游不文明行为,营造文明旅游大环境;三、强化底线思维,构筑旅游安全保障网;四、发动全国旅游建设管理大行动(旅游厕所革命),加强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五、充分发挥政府和市场“两只手”作用,创新旅游产业促进机制;六、大力开发新产品新业态,促进旅游消费转型升级;七、打破地区藩篱,推进区域旅游一体化;八、开拓旅游外交,构建旅游对外开放新格局;九、深化旅游体制改革,为旅游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十、积极主动融入互联网时代,用信息化武装中国旅游业和社会管理。
会议提出2015年旅游业发展预期目标:国内旅游39.5亿人次,增长10%;旅游入出境2.48亿人次,增长4.6%,其中入境1.28亿人次,与上年基本持平;出境1.2亿人次,增长10%。国内旅游收入3.3万亿元,增长12%;国际旅游收入580亿元,增长3%;旅游总收入3.66万亿元,增长11%。除入境旅游外,全面实现“十二五”确定的发展目标。
会议展望了2020年、2050年中国旅游发展总体目标:到2020年,从初步小康型旅游大国到全面小康型旅游大国,带薪休假制度初步实现,年人均出游达5次以上,超过中等发达国家国内人均出游4次水平,人均花费赶上中等发达国家人均水平,中国旅游业在规模、质量、效益上都达到世界旅游大国水平。到2050年,将实现从全面小康型旅游向初步富裕型旅游跨越,年人均出游达10次以上,国内旅游人次、出游率和消费水平居世界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