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习会在即,北京虽然放软了调子,但依旧将华盛顿描绘为两国关系的破坏者

中国领导人习近平星期二(11月14日)抵达旧金山。明天,他与美国总统乔·拜登(Joe Biden)进行时隔一年后的首次会面。虽然两国此前都发出了愿意合作的信号,北京官媒也一反常态放软了调子,唱起美中友好的赞歌,不过,在北京的宣传里,美国仍然是不守承诺、被“冷战思维”蒙蔽的负面形象。 近一周来,中国官媒紧锣密鼓地为习近平的这次访问宣传造势。在从仇美到亲美的宣传里,北京也不忘传达自己的讯息:即中国代表了正确的世界潮流,而美国应当努力朝中国的方向靠近,并为过去几年里两国恶化的关系负责。 宣扬美中合作,同时批评美国的对华政策 在11月9日和13日之间,新华社连发五篇评论美中关系的文章。这几篇评论文章虽然都采用正面描述美中合作的的标题,但几乎每一篇的内容都或多或少地批评了美国的对华政策。 在该系列文章的第一篇“重返巴厘岛,通往旧金山”中,新华社称赞“中华民族和美利坚民族都是崇尚务实精神的伟大民族”,指出“合作始终是中美两国最好的选择”。 但文章也批评美国出尔反尔,称去年11月拜登与习近平的会面为“陷入严重困境的中美关系指明了前行方向”,但美国却背离了拜登的承诺,“使中美关系走了一段曲折历程,也让包括中方在内的国际社会不得不对美方的政治诚信和外交执行力打上一个大大问号。” 在第二篇文章里,新华社批评了美国对中国的“冷战思维“。第三篇文章则直接指责美国与中国竞争的政策是“错误的”。 “回顾过去几年中美关系曲折历程,美方在涉及中国核心利益和发展权益的问题上不断挑衅,同时又提出要保持关系稳定,避免冲突对抗,这种逻辑与现实自相矛盾的症结,从根本上讲,还是美方对中国、对世界、对自己的认知出了偏差,” 文章称。 新华社在第五篇文章中暗指美国的对华强硬态度违背了美中人民的心愿:“希望美方顺应民意,同中方相向而行,用行动排除障碍。” 中国央视新闻星期一(11月13日)引用了美国布鲁金斯学会名誉主席约翰·桑顿(John L. Thornton)的话说,美中之间的问题根本是“美国对中国的了解不足”。 官媒《环球时报》也发表社评,批评美国阻碍了国际自由贸易,称其贸易政策违背了APEC的宗旨。 “‘相互依存,共同利益,坚持开放性多边贸易体制和减少区域间贸易壁垒’这一宗旨和目标仍然是大多数成员的共识。而从1993年至今,美国已经从这一宗旨目标的支持者维护者,逐渐成为了重要负面因素,甚至成了推动所谓‘脱钩断链’‘去风险’、泛政治化泛安全化凌驾于市场规律的主要源头,” 这篇社评说。 过去几天来的官方宣传也有对美国描述积极的一面,例如央视新闻报道了最近两位美国二战时期援助中国的“飞虎队”成员访华。新华社的评论文章也列举了美中民间在文化、旅游等方面的友好交流。 中国的“胡萝卜”加“大棒”战略 在美中两国领导人去年11月于巴厘岛见面后,两国的关系原本预期将进入一段缓和的时期。但今年2月,一个来自中国的侦查气球飞越美国领空后,北京与华盛顿的关系再度恶化。美国国务卿安东尼·布林肯(Anton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