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屋太空艙「躺平」20人 睇樓客嚇窒代理也嫌棄 艙戶:不該存在
【 告別劏房!迎來太空艙?】一屋放滿太空艙,20人共住,狹小艙內只能躺平、如要坐直或移動就要靠爬,有太空艙住戶說明知環境住人不合格,但礙於一次受傷致收入大減,只能硬著頭皮入住;密度高、燈光暗,最初被低月租吸引而來的劏房戶,睇樓後「被嚇親」,斷言不考慮租住;這些太空艙,連有套房、劏房出租業務的地產代理也耍手擰頭,批環境太差似「瞓棺材」,不願代理。 港府在去年施政報告提出成立工作小組解決劏房問題,包括要訂出最低居住標準。等待10個月,報告將約於下月出爐,但自今年5月便傳出消息,太空艙這類出租床位或不納入規管範圍。 有關注組織表明現行《床位寓所條例》及《旅館業條例》不足以保障太空艙住戶,促當局將這類床位納入劏房規管,否則或衍生「兩極」,令更多劏房戶因無力負擔符合標準劏房租金,流向太空艙:「一係好貴,一係好差。」 單位內有18個分成上下兩層的單人太空艙,另有碌架床提供兩個床位,住滿即一屋有20人。(香港01記者攝) 太空艙內生活面積20呎 僅可躺平、坐直 走進太空艙,居住面積只有約20呎(1.9平方米),跟赤柱監獄的獨立囚室相比,後者約75呎(7平方米)的面積,是太空艙的三倍有多。 艙內高度有限,一般成年人入內無法站立,只能坐,移動要靠爬、或者蹲著走。艙內雖然夠深,足以讓身高1.8米的人躺平、躺直,但闊度不足一米,躺下來,輕輕伸手,已可觸及旁邊的膠板。 太空艙分上下兩層,但不論住在上層還是下層,跟左鄰右里只一板之間,輕易就聽到、感受到其他住戶的動靜。 這種出租床位,至今在網上租樓平台仍然找得到,街招也不罕見。據租管工作小組以往委託機構進行的調查,2020年全港有1,165個這種太空艙。 太空艙租金雖平,但居住空間進一步縮窄,阿明最初入住也不習慣。(梁鵬威攝) 夜訪太空艙 住戶形容似棺材、如籠屋:住人不合格 這類居住環境,應該無人樂意住。記者跟隨社工夜訪太空艙,住戶阿明(化名)直言覺得太空艙不應該存在:「想企高都企唔到,唔合符住人、一個住人嘅規格,我覺得唔合格。」 阿明續說,以前獨居在約100呎的劏房,後來因為受傷無法繼續工作,頓失收入,無力繼續支付原來的租金,才搬來月租相對較便宜的太空艙。 搬來太空艙,至少有地方容身,但居住空間縮窄,最初入住,阿明也不習慣:「空間感囉,因為我未試過咁樣好似一個棺材咁嘅地方,又細咗少少。」 他續說,在艙內活動受限,想伸展雙手有困難,艙內縱有抽氣系統,身處其中,仍不時會感到悶焗,睡覺時也唯有照樣打開艙門。一屋10多人要融洽共處,更要靠各人自律,玩電話戴耳機,動作盡量放輕,避免滋擾到其他人。 阿明又說,太空艙月租2000多元,看似是便宜,實質也是「貴」,又指如再多花1000元,便能租到至少是獨立房間的劏房。 不過,他解釋有很多狀況令人無法每月多花1000元支付租金,加上租住劏房,大多要付按金及佣金,這些費用亦非人人能承擔,太空艙的「免佣免按」變相成為它可取之處,「我諗最平都係太空艙,無床位平得過,即係等於籠屋,以前嘅籠屋。同以前籠屋嘅分別,係無咩分別,只係封密咗,有個私隱度。只不過唔係鐵籠,係膠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