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危机组织:美大选增不确定性,台北与北京应立即采取降温行动保留未来管理紧张局势的操作空间

自台湾民进党籍新总统赖清德上任后,台海两岸局势急剧升温,一个国际非政府组织新发布的报告说,赖清德上任后在台湾的事实自主上采取了更强硬的态度,北京也因此而加大了对台湾的压力,为避免紧张局势进一步升级,台北应该在其言论上降温,北京也应该控制对台湾的军事恫吓,华盛顿则应该提醒台海两岸,恢复更具灵活性的姿态对各方都有好处。 总部在布鲁塞尔的国际危机组织(ICG)上星期四(9月26日)发布的报告《台湾海峡扩大中的两岸分歧》(The Widening Schism across the Taiwan Strait)中指出,赖清德领导的政府发出的信号是:它将采取与前任的蔡英文政府不同的做法;赖清德认为,面对一个更加咄咄逼人的中国,有必要更坚定地主张台湾不属于中国的“事实主权”(de facto sovereignty)与自主性,并明确地拒绝北京对台湾拥有主权的宣示。 台海两岸对抗日益公开 不过,这份报告说,北京认为赖清德政府在两岸问题上的姿态具有挑衅性,因此它要升级已经增温的施压行动来挑战台湾的事实主权,“双方这种动态关系变得越来越公开的对抗,使得台湾海峡原本就已经不稳定的态势更为恶化,”报告说。 为了使情势得到控制以避免冲突发生,这份报告建议台北恢复到原先蔡英文政府在公开表达台湾地位及台湾与中国的关系时采取的谨慎做法;北京也应该克制其对台湾的军事恫吓,双方都应该谋求维系彼此间的沟通渠道,而华盛顿则应提醒台海两岸,保持更有弹性的姿态符合双方的利益。 “没有任何政治解决方案能够弥合日益扩大的跨海峡分歧是显而易见的事实,”报告说,短期内北京与台北都能从立即降温的态势中得到益处,也能为今后管理彼此间的紧张关系保留操作空间。 这份37页的报告分析了美中台的三角关系在一连串政治事件中的发展动态,包括2023年11月美国总统乔·拜登(Joe Biden)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加利福尼亚州的峰会、台湾2024年1月的总统选举,以及赖清德总统5月的就职,报告的结论来自国际危机组织的内部研究;以及与数十名美中台三方人士的访谈,对象包括台湾及美国政府官员和学者,以及那些和中国政府有联系的研究机构的中国学者,不过与中国学者是通过电话访谈的方式。 美在台湾选前对中国提出多次再保证 报告提到,在去年的“拜习会”中双方都试图降低彼此间的摩擦,因此在峰会后美中都特意降低在台海议题交锋的分贝,报告还援引一名美国资深官员在台湾选举前一个背景简报中关于美国反对台海任一方单方面改变现状,以及“美国对台海分歧的最终解决没有立场”的说法指出,这是在“暗示华盛顿并不反对和平统一。” “北京对赖清德胜选的担忧,是拜登政府发出许多再保证声明的决定性因素,”报告说,这些表态还包括了拜登本人在赖清德当选后公开表示美国不支持台湾独立的立场,这些公开表态“意在向北京强调,美国依然致力于维持其‘一个中国’政策。” 报告说,赖清德在竞选期间表明他会延续蔡英文的两岸及外交政策,但蔡英文在两个任期间都保持的不变基调,就是在公开谈及台湾的主权和台湾与中国的关系都会保持某种程度的模糊和谨慎,即便民进党的立场一直都是两岸是不同的实体而不是一个中国,但蔡英文大多数时候都会尽量不这么说,为的是不直接挑战北京,并“维持台海最低程度的稳定。”